問:《道德經》首句: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」於《老子五教真經》如何說?
答:
(一)「道」這個宇宙萬物的真理是深奧莫測而不能解說的,如果可以用一般的言語來說得明白,便不是絶對的真理;「名」是一種稱謂,能用名詞稱謂的物體,已不是那個物體的真實、永恆之名。換句話說:如果可以用一般的言語來形容的「名」,那就不是事物的內涵,也不是至理真象永遠不易的至名了。因為,沒有變化,沒有更換的真理是不可以命名;而可以變化,可以更易的,所以就稱為「非常名」。
(二)《老子五教真經》相對于《道德經》之前述首句,於經文開頭便提出:「無可道,道自生;無可塵,塵自行」為之相應。
太極大道,至妙至玄,寂靜悠久,亙古不變謂之常道,是不能以語言文字去描述表達,經曰:「無可道」;而此宇宙本體的自然規律,在天地萬物未形成之前,已是永恆而無窮的存在著,故曰:「道自生」。
「道」是本體,體必有作用,道的動用所表現、創生的一切事物、現象,都是緣起性空,虛妄不實,了不可得,故經曰:「無可塵」。但這些萬事萬物都各隨其性的自然之道,生生滅滅地運行變化,故曰:「塵自行」。
(三)所以說:「無可道、無可塵」就是「玄」,「玄」並無定義,只是指秘意隱伏而現,人所不知的叫做「玄」。
(四)「無可道」是不立文字;無可塵是不取(執著)名相。不執著文字語言與名相,便能開發自性般若之光,終能超凡入聖,早登覺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