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到佛即到 念佛佛就到
妙山居士 (杜老師)
如果今天教主、老師不來上課,而你也就隨著不來共修,或許今早敬酒沒變色,你就不繼續奉敬拜佛,那就等於是零。若是老師不來,你還是來,或酒不變色還是虔誠敬拜,這就是虔誠、是護持、不執著。其實,就算教主或老師現在己親臨道場講課說法,而你若仍然一心想著家裡的事,或想著昨日幽會的美境等等,那麼也是沒有接到半點力量。因為佛在你心中,教主或老師也在你心中 [即是心到佛到,意到氣就到,念佛佛就到],這全是靠你的心念在修行,而不是憑靠外相所得的,所以你若想要獲得最大的福德與功德,就要單純的發心,而不是一味盤算要得到什麼,這樣你的福德才能無量無邊。
我們倘能無心,自然開花結果,得很大的福報。「妙行無住」說的就是這個妙理,希望各位菩薩在修行、佈施上,一定要盡心用力,而一旦用過後就不再惦念於心上,讓它「無來無去」不去想它之意,即是佛所說「無住」,這並非意謂你不准祈求,不准許願不准佈施;而你許下一個願後,就要順其自然,就要放下,佛神有沒有保佑都無所謂,有一句俗語很切理「盡人事,聽天命」,你佈施後,誦經後,聞法後,做靜功後,敬拜佛神後,除了好好去修持,其餘就不要執著(放乎自然[台語音])。福德自然來敲你家門。因為福德與功德是累生累劫所積聚的,福德若是不夠,如何求都是沒用,所以也毋須埋怨;神佛不靈,我不要做了,其實你更應該反省,是你的功德不夠,所以更須精進,就像你欠人一大筆錢,你再怎麼賺也不夠用是一樣的。因此,求佛求神無感應的人要注意,表示你的業障可能很重,更要加倍修行,但是有求必應的人也不要一直求,這樣你的福報也會有罄盡的一日;所以求有的不要高興,求不到的亦不用失志,只要加倍的努力終有一天是會實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