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入-綠島行 智悟
九十九年四月底因為工作的機緣,有了第一次到綠島的機緣:有一位光電公司的老闆,在此方便稱呼且暫將稱之為陳董;陳董因為非常熱愛潛水,所以便在綠島買下一處民宅將之改建為高級之民宿,在朋友輾轉介紹下,請我幫他設計建築外觀之燈光,這案子因些許因素延宕了將近一年半,而在今年初(99年)終於有了些眉目,就在四月底陳董邀我一同前往綠島做安裝前之準備工作。
陳董安排我們兩人從台北搭機至台東,再從富岡轉搭快船前往綠島,出發前兩天的氣象預告,預測行程中的天候因受到颱風外圍環流之影響,都將不會太理想,但想說凡事皆有其機緣,既來之,則安之!一路出發至台東,雖說感覺不到颳風的後勢,但仍有下點小雨,計程車行進富岡看見海面無痕,心想今天的風浪應當不大,但到達漁港迎面襲來的陣風,已顛擾我心,就在那同時當地一位漁家的話語傳入耳內:今天的浪應該不小!哈哈,這是我最不想遇見的事,因為這些天有一點感冒現象,出發前一晚又因掛念須起早,也沒好眠,唯一慶幸的是隨身帶有上回出差廈門所剩之暈船藥,二話不說先吞他一顆藥丸!擔心的事在船出了碼頭就發生了,同行的陳董問了我的狀況,安慰我說今天的浪不過三至四級,東北季風期間浪幾乎都在七、八級浪以上,有時最大可達十二級,當下的我已經有些不舒服,就隨口問陳董這十二級浪他可承受嗎?陳董居然回說沒事!心想這四級浪已經讓我七葷八素,陳董他處於十二級浪中居然可安然無事,真是天賦異稟。身體隨著離岸愈遠也越不舒服,想著整個船程約五十分鐘不想個辦法也不行,嗯!融入,就做做靜功吧。不曉得是剛才吃的暈船藥開始發效或是靜功起了作用,整個身體漸次發熱後出了一些汗,暈的現象緩和了許多,身體狀況轉好之後,時間似乎也走得快些,不一會兒就進了綠島港口。
下了船,綠島還下著小雨,但風依然強勁,與陳董用過中餐後隨即投入工作之中,把握下午的時間把此行的工作完成,讓明天上午能夠有時間參加陳董好意為我安排的浮潛活動,說是來到綠島沒浮潛見識綠島海底的美景,就不算來過綠島!
隔天一早六點不到就醒來,天依舊下著小雨,但昨天轉的嘎嘎作響的風力發電旋
槳,今天卻是靜靜的休息著,嗯!旅社老闆告訴我這樣的天是可以浮潛,簡單用過早餐後,就騎上摩托車,繞行這18公里周長的火山之島,當作今早浮潛的序曲。十點一到,回到旅店換了裝備,此梯共有12名遊客同行,一行人隨著教練來到石朗潛水區,教練摘了生長在的海邊的馬鞍藤葉,教導大家將馬鞍藤葉揉碎,均勻塗抹在鏡片來防止蛙鏡起霧,大自然真的很奇妙,每件事物如此巧妙地連接。教練做完基本講解之後,驕傲地說道:來過綠島的人,絕不會想再到墾丁浮潛或潛水。這兩處我都沒有浮潛的經驗,帶著一份好奇,隨著教練及整串遊人走入海中,開始綠島浮潛之旅!
綠島因為是一個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島嶼,他的海岸是火山熔岩遇水凝固所形成,海岸地形的斷面如同一個刀削面一般,過了一定距離,水深的落差就有5-6米,一般台灣的西海沙岸斷面截然不同,也跟東海岩岸地型不同,印象中熱帶魚應該是離岸有一定距離才有,但綠島過了腳踝深度的潮間帶之後,海底就像是一個大型水族箱一般,魚種之豐富、數量之多,著實讓我瞠目結舌,而海底的珊瑚礁生態及石灰岩層積景觀確實豐富,就在浮潛後約莫20分鐘左右,覺得呼吸越來越吃力,或許是潛水衣太過於緊繃,以及救生衣束得太緊,又加上裝備吸水之後那種緊縮的程度更大,體力也隨著時間的增加漸次消耗,想要透過呼吸管將空氣吸入肺中,這在平地稀鬆平常的事,居然顯得非常吃力,這樣的狀況堅持約五分鐘,我就冒出水面跟教練示意我要脫隊先行上岸。
這次的綠島之行,我當時心中有了些許感觸,先從陳董身上說起,陳董他因為喜愛重機車及潛水,雖然年紀長我七、八歲,但體態及體力維持得很好,對於他喜愛的活動他準備好了,不管事金錢、時間及體力各方面,他都是有餘裕的,也因為喜歡浮潛,綠島的四季風情,他完全地融入,任何時空下,身處綠島他都顯得如此自在;十二級浪如此,獨自潛入海底如此,穿著夾腳拖獨自在街道遛狗如此,晚間吆喝友人喝高粱亦是如此!陳董身上的這份自在,扎實的給我上了一課,從小個性較為內向的我,常因身處人群而想要逃開,逃回自己熟悉的地方,不管能否逃脫成功,但那份不自在的心,已經切斷我與那時空的關係,融入!
當你放鬆融入時,想必周遭的人事地物,也能感受我在融入過程中所散播的頻率,投射一個願意幫我融入的頻率,這樣兩個頻率因有共同之震動,提升彼此的頻率進而放大了那份能量,就像來綠島的船上,我因靜功的關係,融入在波濤之中,我與波濤的頻率有了最小公倍數,試想一個人曾因為自己心跳的頻率及血液的波動而不適嗎?而綠島浮潛的經驗,讓我進入以往未曾接觸過的海底世界,她的風情、她的生態,是慣居陸地的我所不熟悉的。而在水中浮潛,聽到的除了水聲之外,就是自己的呼吸及心跳聲。
寂靜!若是除去水聲的話,時心中想著杜老師所謂的寂靜。寂靜似乎代表一個無法用語言溝通的環境,也無須用言語溝通的空間,人處於其中,除了融入其中享受那空間的一切,才會感受到自在,不然只會急於掙脫,所以我剛入綠島的海底世界,在身體放鬆的狀態,海中的一切盡入眼簾,海中生物的一舉一動,在眼中變得如此敏銳;以往站在水族箱外看魚兒的游水,礙於眼睛無法跟上它的速度,魚身上的紋路顏色,總無法窺得全貌,但自在的心於海底,海中一切好像變的緩慢、清晰,魚的鰭片撥弄水所形成的波動,以及跟魚兒交會時的眼神,似乎都藉由海水一陣陣傳遞至身上的感官!哇嗚,現在回想猶歷歷在目。
課堂上常聽老師及同玄談到,修行還是得具足福德資糧及健康的身心,陳董為了實踐對於潛水及重機的喜好,他準備好了,因他年輕時的付出,使得家人於生活在現在及未來無憂,而在為生活打拼的同時,並無因此忘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,所以現在他可在閒暇時享受兩者,並融入其中!潛水及重機之於他,就如同修行之於我輩一般,是需具足福德資糧及健康的身心,對於陳董的嗜好他準備好了,任何人一項不具足,皆會對他產生摯肘,我們修行不也是如此嗎。綠島的浮潛對於我而言,不管是對器材的熟悉或是身體的條件,我並沒準備好!所以只能草草的提前結束,但呼吸不順造成體力提前透支,雖然有短暫的切入,但卻無
法真正的融入,我們學定的過程當中,老師要我們延展每次靜定的長度,老師熟知一般人無法一次到位,相對地我輩無浮潛之經歷,怎知自己到底哪裡沒有準備好了,也需透過一次次的試煉,再經由教練的認證,我們才放心的告訴自己:我準備好了!
浮潛完之後我利用所剩的時間,造訪位在綠島東南角的〝朝日溫泉〞,如此的海中溫泉全世界僅有三處。在這裡我遇見了兩位來至板橋的大姊,閒聊的過程當中,彼此交換了造訪綠島的心得,雖然我是初次來到綠島,但兩位大姊卻很訝異我對綠島的一些觀察,從跟他們分享的內容,認定我已在綠島待了一段時日,其實這只是我幾個小時的經歷而已。若這過程有一些工夫存在,我想就是〝融入〞兩個字,我們與環境融入,去感受他的呼吸,自然可以體會它的脈動及其傳遞的訊息。這是杜老師告訴我輩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,修行無非是體悟大自然之道,所以融入的工夫就非常的重要,因為沒有親炙與體悟,是無法領略每個事與物的機理,那大自然之道總歸流於老生常談,或是佛曰不可說的迷惘之中。
在浮潛之前,透過教練的說明及指導,學員們掌握了保持清晰視野的方法,以及在水中呼吸的要領,然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,能否登堂入室進入海底世界,還是端乎學員的根基及準備,這是教練所無法幫你的,在海底寂靜的世界裡,能否優游自在,教練也只能告訴你進入的方法,以及進入後可能候遇到的狀況,就如同我們法門有杜老師及總教主,殷殷的教誨我們;佛理的世界總教主已經完整走過一遭,在無形靈能的世界,杜老師是這現世中,少數領有靈能世界所核發執照的教練,杜老師可以幫助我們打開通往靈能世界的玄關,並告訴我們無法用現今科學所驗證的靈能世界之契入方法,但當你一旦進入有如海底的寂靜空間,我準備好了嗎!透過綠島浮潛的經驗,我清楚我還沒有準備好,明瞭還有那些工作需要準備,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些該準備工作,我的態度及行為應如何調整,感謝綠島之行!
本文刊載於台美靈學道學研究協會/大自然靈修法門 靈修期刊 第十九期 出刊於 2011年7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