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小學階段,因為體型在堂兄弟中算是最壯碩的,所以常有機會跟隨祖父整理他的盆栽。其間祖父曾提起他年輕時,對於佛道也有諸多興趣,但所有的心卻在祖父與一位僧人談話之後全部束諸高閣!透過祖父的轉述,當時那位法師用簡潔的一句話回應祖父向佛的心意:與佛無緣!此刻我都還可以感受到祖父談論這一段因緣時,所散發出來的失落感。對於這句話我一直無法理解,因為祖父的耿直善良、以及對於親友的付出,實在讓我無法想像這樣的祖父,為何與勸人向善的佛家是無緣的?也因此這句話也一直放在我心中,感謝我內人,讓我有了親炙杜老師的機會。而在我向老師述說這段迷惑之後,老師以簡短一句:(相信即是有緣!)解開了放在我心中近二十年的疑惑, 原來是祖父的(固執)阻擋了他的向佛之道。祖父因為從小失怙, 所以對身處大家族生活及物資窘困的年代,不得不養成其堅毅的性格,如此的背景如此的性格,也讓祖父為了生存只能相信自己的判斷,種種的經驗更加深祖父對自己判斷的信心,所以印象之中祖父對於旁人的意見,都有所保留;而家人也很難改變祖父的決定。擇善固執( 自我認定的! ) 就像是會上癮的迷藥, 無形之中讓祖父心中的( 我) 越來越強壯,如此的祖父如何能與相逢的佛相識進而信受、修習呢?法師ㄧ 句( 與佛無緣) 清清楚楚點出祖父當下的狀況,也道盡許許多多與佛親近但卻在關鍵時刻離佛謗佛者之原因:選擇性的相信佛及真理,但當與自我價值衝突時卻又選擇相信自己!這不是真正的相信,所以當道考來臨時,又是個無緣之人!
我大學母校是基督教學校,所以在大一住校時,時常有團契的學長姊來傳遞福音。 記得當時學長姊來訪時,曾經拿了一張圖給我們,他問我若心中有一把椅子,你會希望是誰坐在上面?是自己或是你信仰的神呢?雖然沒能有緣信受基督,但那時的我倒是似懂非懂的感受到,學長姐心中那把椅子坐著的是他們信仰的基督。那是一種全然的相信,所以學長姐是跟基督是有緣的,所以當他們跟我分享信受基督後的種種改變與神蹟,在他們眼中沒有一絲的猶豫及懷疑,我相信他們也從信仰中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成長。但是那個時期我並沒有從信仰中獲得實質的成長,因為我心中那張椅子還坐著我自己!
再跟各位分享另一個我與國中同學之間的互動,我國中陳同學因職業上的問題,曾經跟杜老師結過緣,老師也適時的解了他當時的疑惑,所以當老師敎授靈學課程時,他也來上過幾堂課,也學了一陣子的動功( 回春養生法),但因職務調動離開台灣一段時間。那時我也很頻繁的透過網路跟他保持聯繫,我的那位同學也透過網路表達了他對老師靈學課程的渴望,但他回台之後倒不像在國外時那般積極的心,只是偶爾因需要來到講堂。有一次來講堂時,我同學談到這兩年中,他看到其他一直跟在老師身邊學習的同學,似乎在靈學及功法上都有所成就,但他也誠懇
表達他與他太太_他與他太太就是無法下定決心走進來,我也鼓勵他其實學道就像馬拉松賽跑一樣,只要開始並堅持下去,總有到達終點的一天!
但是同學還是選擇望與猶豫,所以在大自然靈修法門的學習上,他永遠只在原點上,
最終還是無緣。(佛渡有緣人),這句話倒不是佛的慈悲有所分別,而是當你無法將心門打開,佛所對你所做任何的法,都將是虛幻不實的。當然以佛的智慧,祂透過一些經典告訴曾經與祂相遇的人們:萬法由心!
天助自助者, 關鍵就是向內自省,從相信開始。或許你對人生的價值有些迷惑,或許你對大自然靈修法門有些遲疑,相信即是有緣之人,我相信在杜老師及總教主所傳承、敎授的法門,肯定會有你需要的答案及途徑。
本文刊載於靈修期刊 第十期 智悟